燙傷後起水泡,代表皮膚已經受到第二度傷害。這種情況雖然常見,但若處理不當,不僅會延長癒合時間,甚至可能留下疤痕或引發感染。那麼,燙傷起水泡通常要多久才會消?又該如何照顧?這篇文章帶你一次搞懂。
為什麼燙傷會起水泡?
當皮膚接觸到高溫物體(如熱水、蒸氣、油鍋)時,如果傷害到真皮層表面,就會產生水泡,這是人體自然的保護反應。水泡內的液體是血漿滲出,能夠保護傷口、減少疼痛與感染風險。
燙傷水泡多久會消?
癒合時間會依照傷勢程度、是否破皮、個人體質與照護方式略有不同,一般分為以下情況:
水泡狀況 | 預估癒合時間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小範圍未破水泡 | 約 5~7 天內吸收 | 不建議自行戳破,保持乾淨通風 |
水泡自行破裂 | 約 7~10 天癒合 | 清潔後使用無菌敷料,避免感染 |
水泡範圍較大或滲液 | 1~2 週甚至更久 | 建議就醫,可能需要換藥處理 |
若水泡伴隨紅腫、膿液、持續疼痛,應立即就醫處理。
燙傷水泡該不該戳破?
一般情況下,不建議自行戳破水泡。完整的水泡膜可以保護下方皮膚組織,減少感染風險。若水泡過大或在關節處造成不便,應交由醫師或藥師專業處理。
如何正確護理燙傷水泡?
第一時間沖水:用流動冷水沖洗 10~30 分鐘,有助於降溫與止痛
保持傷口乾淨:勿塗牙膏、醬油等偏方,避免刺激皮膚
避免摩擦與壓迫:穿寬鬆衣物,避免水泡破裂
使用溫和護膚產品:如含有蘆薈、甘草酸、積雪草等成分的乳膏,有助舒緩與修復
推薦產品
若皮膚泛紅,可以選擇醫療等級的溫和修復產品。例如含有樟腦、甘草次酸、薄荷腦等成分的乳膏,有助於抗菌、舒緩與促進皮膚癒合。
以下情況請儘速就醫:
水泡範圍大於手掌;臉部、手指、關節處燙傷;發燒、紅腫持續、流膿;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
燙傷起水泡看似小問題,但若處理不當,可能延誤傷口癒合,甚至留下疤痕。大多數輕微水泡會在一週內自行吸收,但關鍵仍在於正確護理與觀察變化。記得:不要亂戳水泡,不要塗偏方,有需要就看醫生,讓皮膚好得快又漂亮!